疫情下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不断壮大,确实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,尤其是解决了买菜购物的最大困扰。
但是,随着平台竞争激烈,以打折优惠获得流量、培养买菜购物习惯的日子不复存在,人们明显地感觉到平台的价格是越来越贵了,有的已经超过日常市场价格了。国家也在限制电商平台一家独大,避免价格垄断,各平台在不断抬高价格的同时,便在称重份量上下功夫,绝大多数果蔬标注的误差都在10%左右,随便打开美团优选、多多买菜、淘菜菜,计量500g的,大都标注±50g,按说称重有误差也可以理解,先不说这个误差是否符合国家标准,就说说既然是正负误差,应该是个随机的,有正也有负,但现在收到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卡着边的负误差(-50),很少有多的,更别提卡着边的正误差了(+50),这不免让人感觉就是平台有意短斤少两而为。比如,今天收到的某团的苹果,标注的是1000g±100g,回来一称是净重900g,确实是在它标注的误差范围内,而且不多不少正好是少了100g。有的东西,比如水果,不好分割,称起来确实不好把握,但平台却能精确地称重到少100g,为什么不能多100g呢?这正负100g就是相差200g,就是4两,差不多就是一个一般的苹果。你说平台精不精?一单少100g,一天少多少?不是人为的短斤少两是什么?菜市场都没有像电商平台这么明目张胆的短斤少两!
再说说国家标准。网上搜索一下看到,国家技术监督局、国内贸易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最近联合制定了《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》对不同类别的食品,按其价值的高低,在称重计量时的允许误差作出了朋确的具体规定:粮食、蔬菜、水果类:每公斤价值在6元内的,称重1公斤以下的,允许20克的误差;1公斤至2公斤,允许40克的误差;2公斤以上至4公斤,允许80克误差;4公斤以上至25公斤的,允许100克的误差。再看看平台上标注的,500g±50g,远远超过国家规定,这已经明着违反国家规定,为什么没有人监管呢?也许,人家说是按份卖的,不存在短斤少两,也有点道理,但为什么就不能多50g呢?只能说买家没有卖家精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