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果在《巴黎圣母院》中写道“群众像看到糖果的蚂蚁,一波一波往这里涌来。”茨威格在《一颗心的沦亡》中写道“他试着思考,可是思绪一团混乱,像许多蝙蝠飞成一团。”这样的句子你看一遍就会印象深刻,再也忘不掉了,因为这些句子的画面感特别强。
但凡流传很广的文章,字里行间都描绘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,比如朱自清的《背影》。
我们平常让孩子写《我的爸爸》,大部分孩子都会从爸爸的外貌开始写起,然后写爸爸多高、多重,写爸爸很爱TA,经常给TA零用钱等等,老师看完后觉得哎呀,怎么孩子们的爸爸都长得差不多?特点也大同小异?这就是因为孩子的作文里缺少画面描写,他们不知道如何把文字变成画面。
你看朱自清多会写文章,他就选取了一个画面:爸爸去买橘子时留给他的背影。我们来看一下:他戴着黑布小帽,穿着黑布大马褂,深青布棉袍,蹒跚地走到铁道边,慢慢探身下去,尚不大难。可是他穿过铁道,要爬上那边月台,就不容易了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,两脚再向上缩;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,显出努力的样子。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,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。
这一段文字,很多感情细腻的人来读都会忍不住湿了眼眶,因为这个背影的画面太真实、太感人了。
所以,在教学生写作文的时候,教会孩子选取画面,使用画面感强的句子来表达,是教师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。
怎么才能教孩子写出画面感强的文章呢?
要让孩子学会讲故事,把自己过往经历过的画面转化成语言。语言是什么?就是我看见的事情讲给你听,让你能跟我一样“看见”。所以,好的语言都能够表达图像。把讲故事的语言记录下来,就是作文。具体做法如下:
首先,要在每个名词、动词前面加上合适的限定语。比如,“早晨小鸟在唱歌”,画面感就不是太强,如果改成“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,一只披着五彩羽毛的红嘴儿小鸟,在树梢叽叽喳喳地唱歌”,画面感立刻就来了,让人仿佛能够看到阳光透过树叶,照在那个具体又形象的小鸟身上,仿佛能够听到小鸟的歌声。
其次,写动作时要用恰当而准确的动词,把动作进行细致的分解,就像慢镜头一样,而不是笼统地讲。还是看朱自清的《背影》,如果把那段爬月台的文字改成“他艰难地爬上月台”,画面感立刻就消失了,令人感动的地方也消失了。《背影》之所以成为名篇,很大程度上就是“探”“攀”“缩”“倾”这几个看似简单的动词在起作用。
再次,要让人物、动物,开口说话。孩子们写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总是代替人物说话,仿佛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哑巴。其实,只要用上“谁谁说”三个字,把人物的语言直接描述出来,就能让人像是看到那个人物在说话了。
最后,要用恰当的修辞手法,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,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。优秀作家的笔下,时刻都闪耀着这样的智慧。仿佛被大家用烂了的比喻方法,在作家的笔下总是能给人眼前一亮的贴切感。比如我们现在常常把婚姻说成是“围城”,其实在钱钟书之前,是没有这种说法的。在他的《围城》风靡之后,大家才突然发现这个比喻太贴切了,可是我们怎么没想到呢?
教师如果能把这四种方法教给孩子,孩子又能够灵活运用,写出画面感强的文章就没有太大问题了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