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MRO工业品电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,我们认为日本MonotaRO的经营模式对中国市场更具参考。
全文3328字,阅读约需10分钟
编辑|出新
文|王湘云
题图丨必应
中国MRO工业品电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,海外市场的成熟经验值得国内同行与投资者深入研究。其中,美国、欧洲、日本的MRO巨头各有特色,我们认为日本MonotaRO的经营模式对中国市场更具参考。
MonotaRO是日本一家供应工业品的电子商务公司,2000年于大阪成立,目前是全球MRO龙头企业固安捷的控股子公司。公司通过互联网为各类客户提供设备、工具、紧固件等产品。初期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,近年来逐渐开始兼顾大型企业。2021年MonotaRO实现324亿日元销售收入、45亿元经营利润。
MonotaRO为何值得B2B投资者关注?MonotaRO经营模式如何让其享受高估值?
01 MonotaRO在国际市场龙头企业中表现优秀
首先从几张图直观地说明一下MonotaRO为什么值得关注。
这是海外B2B企业的P/S倍数和资本收益率数据统计,可以看到一个比较明显的规律:资本回报率越高, P/S倍数也越高。大部分企业P/S倍数在1倍,对应资本回报率在10%左右或者是以内。
图左下角有很多企业聚在一起,是有几个企业超出大众企业平均值的表现,异军突起,这其中就有不少MRO企业,这是我们重点关注MRO赛道的原因。图右上角,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就是法斯诺和MonotaRO,P/S达到了5以上。两家企业的下面是固安捷,P/S是2倍多。
固安捷和MonotaRO,其实是一家公司,固安捷是MonotaRO的控股股东。MonotaRO在日本东京交易所上市,所以我们既可以看到固安捷的数据,也可以看到MonotaRO的数据。他们两家的资本回报率大致表现差不多,但是P/S倍数相差3倍,一个是2倍一个是将近6倍。
第二张图展示了P/E(市盈率)与资本回报收益率的关系,比较明显的统计规律是大部分的企业都集中在这张图的左边,大概在资本回报率在10%以内,P/E倍数在40倍以内。
但是,右上的MonotaRO的倍数达到将近60倍,固安捷在25–30多倍之间,虽然MonotaRO和法斯诺的P/S倍数相近,但是在P/E倍数上差得很远,MonotaRO又一次超过其他对标企业成为一枝独秀。
第三张图。来看一下MRO的现金周转的问题,库存和现金周转是MRO赛道比较关键的一个挑战,能够很好地解决难题和挑战的企业,是不可多得的稀缺性的明星选手。在B2B赛道里,毛利率和资金周转也有这样的统计规律,这里不详细展开了。
从图中看到法斯诺的毛利率比较高,但是资金周转的次数大概2次左右。固安捷毛利率低一点,因为固安捷的周转次数3次,这里面MonotaRO再一次地一枝独秀,它的毛利率和固安捷差不多,在30%左右,但是周转次数居然现金流周转次数超过15,到达将近20倍的次数。
02 MonotaRO为何享受高估值?
刚才提到MonotaRO在资金的周转,包括P/S倍数、资金回报等方面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现,这是为什么?它到底在哪些方面与众不同的?首先,来看一下MonotaRO分销模式和终端客户的模式的对比。
上图来自MonotaRO公司财务数据,比较的是日本在MRO领域不同的模式,上面这个是以分销模式或者是批发模式为主,下面是零售为主的。零售模式在日本的代表性高企业包括米斯米还有MonotaRO,倍数都比较高,米斯米是3.5倍,MonotaRO是5.7倍。看看分销模式的P/S倍数,日本的代表性企业,虽然规模比米斯米和MonotaRO高,但是P/S倍数好一点的0.6倍,差一点的0.15倍。
模式的不同,决定了它的资本价值的差异,分销和直客,在其收益倍数上就有明显的差异。
1)MonotaRO,低毛利+高周转
分销容易冲规模,P/S倍数低一点,是可以理解的,但是我们如何做到能够服务直客又能够有一定的规模,同时有更好的倍数,从而带来更好的资本表现呢?MonotaRO给了我们一定的答案。
MonotaRO做了一个难而正确的事情,他是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的MRO平台,他也有大客户,但是员工人数在一百人以内的企业占比超过93%。为什么中小客户难做?因为流失率高,这是两个因素造成的,一个是营收的成本高,另外一个复购比较差。MonotaRO面向中小客户,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毛利。固安捷的毛利大概是在39%左右,但是MonotaRO的毛利只有28%左右,相差大概10%。
但是,MonotaRO做到了很好的复购。
最早在2000年的时候,MonotaRO是通过邮寄目录、电话等传统的方式进入市场的,我们看到十几年间网络销售规模在明显增长,现在接近百分之百都是通过网络销售。所以它是一个真正的MRO赛道的反向供应链模型。盛景花了很多时间来研究和投资这种反向供应链模型的企业,像国联股份就是B2F反向供应链。
MonotaRO是在MRO赛道的反向供应链模型:触达终端客户,向上游要库存。它的财务模型是一个自营的模型,但实际上是平台的商业本质。
从资金周转的表现来看,MonotaRO的资金周转大概是0.7个月,也就是一年十几次,但是我们看到固安捷差不多在2.8个月,基本上一年4次左右。法斯诺和沃尔特,周转得更慢,法斯特基本上6个月的周转,沃尔特4个月的周转。
为什么会这样?固安捷和MonotaRO,更偏向一个商流的模式,法斯诺和沃尔特有大量的自有制造产品在里面,虽然提高了毛利率,但降低了周转率。法斯诺的库存大概126天,这个周转特别慢,沃尔特109天。
但是,MonotaRO的库存只有38天,同时它的应收是38天,应付是56天这体现了很强的平台商业模型。它可以聚合众多小而散的需求,形成向上游的议价能力。所以MonotaRO虽然可能比大客户的毛利低,但是它实现了一个合理毛利下的快周转,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个表现。
2)MonotaRO,自营财务模型实现平台商业模式
MonotaRO上1800个SKU里面只有将近50万个SKU是他自备库存的,33万是自有品牌的,这就说明,真正自营的自有品牌或者是备库的占比是很小的,大概不到5%的SKU。
MonotaRO实际上在做一个平台模式,不用大量的资金占用库存,也是他财务表现,资金周转亮眼的原因。
从上图看,MRO行业都在往线上做演化,但是有的快、有的慢。
固安捷线下销售人员只占到了总体人员数量的25%,法斯诺的销售人员占比高达员工总数的70%,沃尔特占比40%,MonotaRO占比是70%。
人效也是有非常大的不同,销售人效最高的是固安捷,因为它是大客户,且在线交易比较高。MonotaRO销售人效达到80万美金,虽然销售规模远低于前面几家,但是销售人效比法斯诺和沃尔特都高,只不过它服务于中小企业,所以销售人效比不上固安捷,但是实际上比法斯诺和沃尔特都要高。
在企业发展初期阶段,服务于直客也好、次终端也好,都需要大量的线下BD团队构建客户初期的关系。但是随着服务客户不断深入,BD和销售人员构建客户关系之后,要更多把交易转到线上由客户主动地进行采购,提高销售人效。
MonotaRO走通了这条路。
3)MonotaRO的成长禀赋
法斯诺和沃尔特都是从制造业起家的,也是这两家的的优势所在,在传统优势品类上面有非常强的壁垒。各家都在MRO发力自有品牌占比,行业的平均水平在20%左右,固安捷大客户部分自有品牌收入占比20%多。对比之下,MonotaRO中小客户的部分也是大概在20%左右,大概是33万个SKU,自有品牌的占比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毛利率。
从他们战略增长模型看,固安捷是以并购为主的增长模型,MonotaRO是完全有机地生长出来的,但MonotaRO的出身基因比较好,背后有两个大的股东,一个是住友,一个是固安捷。
MonotaRO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,不是从0开始的,固安捷的参与解决了上游供应链的问题。因为中小企业多,如果两边上游的供应链和下游的客户都分散的话,要形成一个平台模式的难度是非常高的。平台模型必须先搞定一边,由一边的能力带动另一边的能力。
这也正是国联为什么能够做成生产性物料的平台型模型的原因。因为它已有几十年间在工业品黄页的积累,基于之前的平台属性的积累,才能更好地聚合下游的需求,向上游形成反向的集采能力。MonotaRO要拓展中小企业的客户,固安捷在上游供应链端,给MonotaRO战略资源的支撑是非常重要的。
【出新观察】
观察MonotaRO,是一个典型的从结果到原因的过程。除了MonotaRO优异的业务表现和财务表现外,因为他的历史“只有”20多年,相比那些成立已经50年以上的欧美巨头,也更值得国内同行参考其成长经历。
在海外MRO巨大的市场中,MonotaRO享受了很高估值,这种估值来自于它良好的成长性与优异的财务表现。
这种财务表现的核心驱动力是:
1)服务中小企业,将中小企业的需求进行汇集反向与上游溢价。和欧美市场服务大企业相比,显然在初期的成本相对更高,但是正因为MonotaRO做了这些“苦活和累活”,让中小企业成为了MonotaRO忠实的客户;
2)坚持平台模式,B2B行业的一个巨大的诱惑是面对大客户稳定的订单,面对市场短期的价格波动,平台忍不住将自己从中介定位转向了渠道定位,也许这可以实现短期的财务表现增益,但长期来看根本性地改变了商业逻辑。
3)从0到1、借势发展,这对国内泛产业互联网启发较大。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路径和海外有很大不同,海外MRO巨头发展伴随着长期的供应链行业发展,很多巨头甚至诞生于互联网时代之前。但国内参与产业互联网的团队,背景就更多元些,有的产业出身、有的渠道出身、还有的团队则是纯粹技术出身。MonotaRO的经验表明,即使是互联网时代才成立的巨头,其背后也有深厚的产业链积累,并非无根之水。
作者介绍
王湘云,盛景嘉成基金管理合伙人,主管盛景产业互联网和企业服务/SaaS赛道,以及盛景海外母基金(美国/以色列)的投资;在加入盛景嘉成之前,历任清华紫光股份企业规划部总经理,SAP ERP咨询服务事业部总经理,博彦科技高级副总裁及金融服务事业部/ERP事业部总经理;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士和自动化系双学士学位,清华大学经管学院MBA,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。
暂无评论内容